iPhone诞生5周年:一切因你而变奔迈手机「iPhone诞生5周年:一切因你而变」
2007年6月29日我拿到了第一部iPhone手机,很快一切都十分明朗——它将永远改变手机行业。那天晚上六点整——iPhone发售伊始,我就买到了自己的手机,而我于当天晚上11点撰文述说对它的第一印象时,我断言道,“iPhone的软件代表了一项不折不扣非凡成就。当然,这部设备的超薄机身和3.5英寸的大显示屏都堪称妙笔,但真正卓尔不群的是它灵感迸发的用户界面。无论这部设备最终表现如何,它将因打破其他所有手机的制造模式而被永远铭记。”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我早前的评论对iPhone有所低估。环顾今天的市场就会发现,史蒂夫·乔布斯(Steve Jobs)的灵感明显极具感染力,并迅速被其所有大型竞争对手模仿。当iPhone发布时,谷歌(Google)的CEO当时正在苹果(Apple)的董事会中。谷歌随之加紧收购了安卓(Android)并率先推出具有相似界面的系列触屏手机,深受市场欢迎。当然,安卓手机与iPhone有差异,但基本界面设计极为接近——都是用手指触控应用程序。
除苹果外,安卓是另一个大赢家,但也有许多品牌几度欲与iPhone竞争,如奔迈(Palm,该品牌随后被惠普收购而就此消失),Research in Motion(几次试图模仿Apple失败后,如今挣扎求生),以及微软(可能是非苹果智能手机开发者中最具创新能力的品牌,拥有明显区别于iOS操作系统的触屏界面)。
iPhone还催生出当代平板电脑。尽管史蒂夫·乔布斯后来说苹果在打造iPhone之前就酝酿了平板电脑,但iPhone的界面、基本设计以及操作系统为iPad提供了基础,两个设备仍然可以共用一个操作系统并运行很多相同的应用程序。将iPad称为一个“大iPhone”并不公平,因为它的硬件规格开启了独特的使用场合,而这才是它真正的题中之义。对许多安卓平板电脑来说也是如此,包括谷歌杰出的新Nexus 7,它与众多安卓手机共用操作系统,共享应用生态。
上海版权声明: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